武聆音雄配乐网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武聆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返回列表

[音乐人访谈] 青年作曲家张野 : 希望国内电影配乐市场越来越成熟

[复制链接]
配乐助手 发表于 2022-2-23 16:33:56 |评论: 1

立刻注册,纵享华语影视原声配乐~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武聆

x
张野.jpg

小鹿角智库
要点:
1. 艺术之间没有什么等级区别,很多配乐家会同时给电影、电视剧和纪录片作曲,但是电影配乐的玩法更丰富一点。

2. 电影配乐需要根据剧本和画面来创作,更像是完成命题作文,各种音乐元素都会用到。

3. 国外的电影配乐体系有比较完整的发展历程,国内相关行业相对不够成熟但潜力十足。

4. 国内外对OST的定义不太一样,99%的国外OST都是纯音乐,而国内OST的歌曲比例很大,也包括纯音乐,而且可能由于歌曲的商业价值更大,埋没了纯音乐的价值。

5. 国内的版税激励制度相对来讲比较少,电影配乐、歌手和词曲作者需要一起携手向前。


2月6日晚,随着最后一集“赓续·代代相传”的播出,美食探索纪录片《风味人间3·大海小鲜》正式收官。作为一个现象级美食IP,自去年12月19日开播以来,《风味人间3》再次勾起了观众鲜活的美食记忆,也收获了一众好评,豆瓣评分高达8.6。

不同于前两季的全球美食搜寻,这一季的《风味人间》以“ 鲜活自在人间”为口号,将镜头对准本土海鲜美食,通过“天涯、弄潮、调和、赶海、时鲜、花样、厚味、赓续”八大主题,将神秘大海、浓郁美食与市井烟火相结合,娓娓道出了一个个鲜活又细腻的人间百态。

由青年作曲家张野创作的《风味人间3·大海小鲜原声大碟》,于去年12月底上线QQ音乐,并于今年1月初上线网易云音乐。

作为这一季的配乐者,张野将创作重点放在了抒情表达上,希望体现大海温情而非危险神秘的一面。除了为《风味人间3》配乐之外,他还在去年完成了两部电影配乐。

风味人间3·大海小鲜原声大碟.jpg
△《风味人间3·大海小鲜原声大碟》

从小学习音乐的他,上中学时已经放弃了这条路。高中时期,因为偶然听到了电影配乐家John Williams和Hans Zimmer的作品,他不顾家人反对,毅然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,并在2009年成功考入这所学校。

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曲能力,2015年,张野远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电影作曲。在此期间,他系统学习了电影配乐的相关专业知识,并为米兰世博会和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作曲。

学成归来以后,他先后为电影《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》、《本肯熊2:金牌特工》、《幸运电梯》和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作曲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一直在不断提升配乐能力,并从去年年中开始筹备个人工作室。

从一名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,到一名优秀的专业作曲人,张野是如何成长起来的?他又如何看待当下的电影配乐和音乐行业发展?

以下根据青年作曲家张野的自述整理:


配乐没有等级之分,
电影制作角度更多元

能接到《风味人间3·大海小鲜》的配乐工作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虽然纪录片的名字叫《风味人间》,但是我觉得风味或者美食只是载体,内核还是人情味和爱,不管是对亲人的爱,还是对祖国山河的爱。

因为最开始是单写音乐,不像电影配乐那样需要严格对着画面创作,所以我更注重的是抒情而不是彰显美食。我大概用了两个月,总共写了有三十首左右。

因为有些是偏功能性的音乐,不是那么完整,或者欣赏起来趣味性不是很强,就没有放到原声带里。由于画面剪辑和故事展开的缘故,音乐会随之被音乐编辑剪短了,所以听原声带跟看纪录片的差别还挺大的。

在创作《大海小鲜》这首作品时,我做了一些声效上的处理,比如用模仿海浪的合成器。而且它的音乐结构也是一波一波的,隐约传递出一种大海的感觉。同时,这首作品里也有一些小鲜的感觉,所以A段会写得轻快一点。

因为大海对我来说是伟大的,也蕴含了很多瑰宝,同时它对于海边人来说是生活的依靠。所以我想要把更多的精力用来体现大海温暖的一面,而不是危险神秘的那一面。

从理论上来讲,大家可能会喜欢一些比较大的音乐,比如《大海小鲜》或者《家园》。但实际上,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《厨房杂耍》。

《风味人间》中的美食.jpg
△《风味人间》中的美食

其他作品都是往好听去做的,但是在趣味性或者惊喜程度上,这首作品对我来说还挺特别的。因为我不想搞得太传统,想加一些新的东西。制作这首作品的时候,晚上我就在厨房里头拿菜刀采样,里面还包括厨具和鼓的声音。

因为以前都是《风味人间》,而这一季的片名是《风味人间3·大海小鲜》。并且最开始说的时候,大海小鲜这个主题就很明确,甚至都还没有提风味人间。

所以我觉得不同之处就在于,我会更注重融入一些比较新颖和前卫的元素。比如你能听见,里面有些小的电子声音或者低音,体现海洋的神秘、美丽和伟岸,当然里面也有很多管弦乐和其他传统乐器,而且制作过程也蛮电影化的。

但是我感觉这一季整体都往人情味偏了一些,至少我在音乐上的设计是这样。相对来讲,这个纪录片更像国内电视剧的做法。

当时我写的时候,片子还没定剪,片方会给我一部分纪录片内容或者其他纪录片作为参考。我就根据这些先写音乐,然后音乐编辑再把音乐剪辑进去。片子出来以后,如果有些情绪没有,我就再补一点。

而且,配乐在片中的位置是相对靠后的。解说或者旁白肯定是最重要的,而且解说基本上从头到尾都还挺满的。所以音乐必须去做取舍,为它让路。我记得观众讨论这一季的配乐,基本说的都是片头片尾。因为没有对白的时候,音乐才相对突出。

电影配乐也是一样,假如对白或者旁白很多的话,音乐一定要让路。而且我们也不会写得太复杂。如果真的要一个纯音乐的片段,那让音乐出来的时候,音乐就得出来,也绝不含糊。

艺术之间是没有什么等级区别的,美国作曲大腕也会既给真人电影,也给动画片电影做配乐,有时候也会给美剧配。

比如Hans Zimmer的团队就给BBC的《蓝色星球》做了配乐。只要片子拍得好,配乐和内容衔接得好,大家也有这个能力,其实是不分高低的。

BBC纪录片《蓝色星球》.jpg
△BBC纪录片《蓝色星球》

但是从制作角度上来说,还是院线电影更多元。因为它至少是5.1声道的,电视剧或者网剧就没有这样的系统,也就不可能有那么重的低音。

而且观看媒介也会受限制,电视和笔记本不可能跟电影院的声学环境去比。虽然这些因素都一定不会影响你写音乐,但相对来讲电影可以玩的空间更多一些。

深受知名配乐家影响,
将电影配乐作为职业理想

其实我小时候学音乐学了蛮长时间,都是父母报的兴趣班,钢琴和萨克斯都学过。其实当时挺不喜欢学的,后来到初中就不学了。

直到我在高中听到了John Williams和Hans Zimmer的作品,突然又想学音乐了,这两个人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。

后来我就想考中央音乐学院,但是家里不太同意。后来上了大学我才发现,很多同学都是音乐学院附中毕业的,顺势就上了音乐学院。但是我就读的是普通中学,所以感觉也很难。

第一年跟家里说这个事未果以后,我就去参加高考了。高考成绩不是非常好,我说那就复读吧,不过要考音乐学院。复读那次有点疯狂,因为艺考时间在一、二月份,可能就只有半年时间准备,而且还要找老师。家里确实觉得挺不现实的,但是我觉得一定要试一下。

大学时期,我经常给大学老师帮忙,也学了不少东西。因为那会还是稚嫩,老师也会给你改改,同时也能接触一些人,积累很多实践经验。这个过程中,我也接触过一些有名的作品,比如一些挺火的电视剧,也写过一些广告作品。

在大学时期,我对电影配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首先电影配乐是视听的结合,而配乐是给电影加佐料的过程,所以它对我或者对很多人的震撼是不一样的。虽然纯音乐也有纯音乐的震撼,但是画面加音乐的这种视听震撼是多维度的。

如果从电影的种类来讲,多数院线电影的商业性比较强,而独立电影则是艺术性偏强、商业性偏弱。一些艺术性比较重的独立电影,一般比较客观写实,追求的可能是不加佐料的状态。它可能不要音乐辅助,即使有的话也是很克制的音乐表达。

所以它跟大多数院线商业电影的配乐之间有质的区别,因为商业电影对音乐的要求是要娱乐观众,不管是让你哭、让你笑还是让你害怕。

那对于我来说,院线电影肯定是终极目标。当然那个时候也很彷徨,不知道到哪去接活。而且我上大学的时候,不是专门学电影作曲的,还不知道电影作曲的工作流程到底是什么。

所以我觉得,还是要专门去学一下,2015年就去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电影作曲。通过这一年的学习,我的配乐能力有了质的提升,也了解最先进的电影配乐流程。

你会突然有一个电影作曲的意识,这个是非常重要的。其实说到写曲子,大家都能看谱子,都能跟着前人学着写东西,但想要有一个电影作曲意识,是不容易的。

在这个过程中,跟国外的合作还蛮多的。而且这些工作人员,好多做的都是国外比较顶级的电影。当然也会在国外的录音棚里完成一些项目,比如Warner Brother Westwood Studio和Eastwest recording studio。

张野于华纳兄弟录音棚(Warner Bro Eastwood Scoring Stage)指挥65人乐队录制原创配乐.jpg
△张野于华纳兄弟录音棚(Warner Bro Eastwood Scoring Stage)指挥65人乐队录制原创配乐

首先电影配乐就是国外发明的,这些体系和参数也都是他们定义的,而且整个行业相对完善一点。所以我们国内其实是一直在学习的过程中。

我觉得在国内做配乐的人,其实挺捉襟见肘的。有些环节还不足以像美国那样,有那么成熟的配乐制作体系,并且预算也比较有限。我们的乐手很多都非常优秀,不过很多好的录音棚,工程师可能大多时间都是为歌曲和晚会或者节目服务。

我去年做完的一部配乐,前后参与录音的乐手差不多有90多人了。即便是这样,最后的音乐效果在影院里听,感觉还是欠缺一点“电影感”。

求学期间,我还接到了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作曲的任务,从本质上来说,这也是一个配乐的工作。当时场馆里设置了一个影厅播放主题短片《团圆》,是传统水墨画的风格,也没有什么对白,主要通过合家团圆的故事来表现中国文化。所以我写的音乐也蛮抒情的。

当时的甲方听完也觉得很满意。到了2017年的阿斯塔纳世博会,他们就让我接着做下去了。第二次接到这个工作的时候,我还在国外,他们就让我赶紧回来。

说到电影配乐的话,2016年上映的动画电影《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》,是我的第一部院线电影配乐作品。

当时写《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》的时候,我还没出国。到了写第二部作品《幸运电梯》的时候,我也已经回国了,对电影配乐的认知已经不太一样了。

后来做的动画电影《贝肯熊2:金牌特工》,和《幸运电梯》的节奏完全不一样,一个是动画片,一个是实拍。另外我最近制作完成的,是胡玫导演的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。

2021年上映的动画电影《贝肯熊2:金牌特工》.jpg
△2021年上映的动画电影《贝肯熊2:金牌特工》

国外电影配乐更成熟,
国内市场潜力十足

整个2021年,除了纪录片《风味人间3·大海小鲜》以外,我还写了两部院线电影的配乐,不过还都没有全部制作完成。前半年相对就闲了不少,但是从年中到年底都挺忙的。

其实这几部电影做下来,你会越来越知道大家会被什么感动,或者哪个瞬间是让你发力的瞬间。不论是自己实践,还是去看别人做然后去感受,都会越来越有经验,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和摸索。前人的作品可能会影响你在他的基础上做的更好,或者提醒你不要往某一个方向走,但也不要刻意去贴合。

除此以外,我还在建自己的工作室。工作室和我住的地方离得比较远,以前也都是在家做音乐,所以算是一个物理上的迁移,也是一个“入世”的过程。

感觉搞电影的人一直都挺难的。反正我国外和国内不少搞电影的朋友,都经历过一段吃糠咽菜的过程。我刚刚大学毕业那会,也经历过挺长时间没活干的阶段,不知道怎么去找人脉。

其实疫情对整个电影行业来说,都是一个挺大的打击,这两年一直不是很乐观,有些朋友甚至一年有六个月都闲着。但是我还是希望院线电影能蒸蒸日上,确实声音享受是不一样的。

不过国外的电影配乐体系,一直比我们要成熟,在这方面可能我们本身就欠缺一点基因。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,从无声电影开始,再到慢慢融入音乐,后来大家根据技术和理念的发展磨合出一套又一套合适的游戏规则。不过现在国内电影也越做越好,配乐这块市场还是有不少潜力的,我们这拨人也有我们的幸运。

而且确实大家也开始关注这个行业的重要性,观众也越来越在意配乐。其实这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事。如果国内配乐和视听艺术都非常棒,观众也会被培养出来。

当观众有了更大的需求后,资方也会有更多的预算投入,政策上也会有更多注意力倾向于配乐。好莱坞经常有电影配乐的交响音乐会,并且座无虚席,回想起来真的很享受也很羡慕。

此外,国外和国内对OST(Original Sound Track)定义也不太一样。在国外,99%的OST都是纯音乐,而国内是歌曲占OST的比重更大。

我更倾向于认为电影视听中的纯音乐为原声,而歌曲更像是电影中的一段MV,或者具备很强商业价值的推广曲。当然定义不一样也可能是市场决定的,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希望大家能更关注电影中真正的视听艺术。

张野于Eastwest studio one录制电影配乐.jpg
△张野于Eastwest studio one录制电影配乐

而且和独立音乐人相比,我们更像是在做一个命题作文,需要根据剧本和画面来创作。

首先它要符合整个电影的节奏和气质,不像一张专辑里好多首歌,每首歌的风格都可以不一样。又比如导演或者编剧想要表露什么,挖掘人性还是反映社会问题,那我们就得配合他在这个基调上去做。

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可以推敲的方向,比如配器怎么做会更有特点又不过分,又比如这段音乐是暖一点还是冷一点,也会有很多调整。

比如说表现人性的黑暗,可以是大调也可以是小调。大调可以讲讲曾经的美好反衬现在的黑暗,小调可以就写这个黑暗。而且遇到不同的导演,工作的方式可能都会不一样,也都是不一样的挑战。

另外,我们也不太定义风格,我自己也写过摇滚、乡村、电子、甚至是Hip-Hop。老实讲,干我们这行的比较兼听则明,技术层面也需要掌握挺多,不仅要能写管弦乐总谱还要会用很多电子的设备和技术。

所以对于我自己来说,并不在乎一定要做什么风格,流行元素、摇滚元素和古典元素都会用到,甚至还会互相结合。我追求的也不是在某一种风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,而是把视听艺术做的更有趣。

这一行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是,你可以去设计和定义一个声场或者音乐气质,比如你可以拿些采样变变形。好比做《厨房杂耍》的时候,里面有些声音感觉像是剁菜刀,其实我也去录了剁菜刀,但是因为感觉不好用,最后还是拿些别的声音代替它。但是它会给你一个象征意义,也会有一个大概的氛围感。

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也不太会特喜欢某一个作曲家或者一种风格,更不会认为这个风格比那个风格更好。我们更关心的是,哪个能拿来让我用,或者怎么能用起来更有趣。

音乐行业需完善激励制度,
创作者必须携手向前

首先一部电影做下来,可能要花很多钱去做录音和制作。当然你可以趁着年轻多做一点,不光是为了名气,也为了保持初心。但是国内在电影音乐这方面的版税激励制度比较少,国外会更完善一点。

比如说一部电影卖到国外以后,如果你是配乐作曲者并且申请了版税收入,观众在租赁录像带或者网络点击的时候,都会有版税分别给到作曲者和版权拥有者。但是国内的话暂时还没有这种征收机制,如果买断了,那就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了。

青年作曲家张野在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前.jpg
△青年作曲家张野在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前

所以我觉得在音乐行业工作,首先需要热爱,因为它不是一个特别能赚钱的行业。第二,无论是电影配乐、还是歌手和词曲作者,都需要一些韧劲,大家需要一起往前走。

另外创作这件事,本身就是站在别人肩膀上完成的,比如有些人会说灵感来自于什么。换句话说,科技的进步不也是这样吗?因为有了前人95%的努力,你才能在巨人肩膀上做出一点点突破。艺术创新也是这样的,很难凭空去创造。

而且现代艺术也很包容,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创新,音乐很怪或者很不和谐都可以。但是商业艺术肯定不会那么包容,因为确实要市场来买单。

随着科技的发展,每一个艺术领域的门槛也都在降低。贝多芬、莫扎特或者二、三十年前的作曲家,大多都是精通钢琴或者其他乐器,或者耳朵很灵。但是现在不需要那样了,很多时候它不是在考究你的基本功,而是让你娱乐自己或娱乐别人的能力变大了,门槛也变低了。

比如我有一些朋友,可能是搞金融的或者搞物理的,就喜欢弹吉他,闲得无聊的时候用苹果手机里的Garage Band开始编东西,之后再买一个好点的编曲软件简单学学就能编曲了,甚至就能发布自己的歌了。

包括配乐也是这样,有些作曲家以前是搞DJ的、搞摇滚乐的,慢慢就转来做配乐了。虽然他不是那种典型的传统乐器配乐,但是也很有风格,很适应一类导演的作品。

楼主:配乐助手

东方晓 发表于 2022-4-19 09:08:03
祝愿中国的配乐事业更好,更优秀。
返回列表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手机版|Archiver|免责声明|武聆音雄配乐网

GMT+8, 2024-4-20 07:56

Powered by Discuz!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